欢迎来到香港亚洲商学院大陆总部网站

香港亚洲商学院|亚博士课堂--《方针管理》

2023-08-11 11:38:00

01  什么是方针管理

香港亚洲商学院方针管理(Hoshin Kanri)是一种针对企业整体管理的方法,Hoshin Kanri乃日文发音之方针管理,是一个源于日本的企业长期循环计划和管理概念。

图片

方针管理通过在可操作的基础上将企业高层管理层的目标与日常生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了企业的战略管理因素和经营管理因素。方针管理概念植根于两个久负盛名气管理技巧:目标管理法和全面质量管理法。方针管理概念的核心是方针,即企业的战略目标,关于实现战略目标的宣言,及描述如何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进行监控。


02  方针循环的具体内容

对“方针管理法”实际应用进行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关于“方针”的构成框架。该框架与W·爱德华兹·戴明提出的,适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策划,执行,检测,行动”循环(PDCA循环),在结构和内容上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方针循环”或“方针循环”在企业中实行的时间可能会长达一年。“方针循环”的内容包括:


图片

01

聚集

这一阶段与PDCA循环中的“行动”阶段相互对应。在此阶段,企业及管理层将确定企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02

排列

与PDCA循环中的“策划”阶段相对应。为了达到上一阶段所确定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将对资源利用和各个经营单位在执行企业方针政策时的主次地位进行排列整理。在此阶段,企业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将被具体制定为企业的方针或政策。


03

整合

与PDCA循环中的“执行”阶段相对应。在此阶段,企业将把制定好的方针政策进行整合后落实到每日的管理实践中去。




04

回应

与PDCA循环中的“检测”阶段相对应。“回应”阶段指企业对方针政策的执行进行评估、监管和必要时进行调整的阶段。


03  方针管理的特征

图片

1.强调沟通的管理;


2.追根究底的管理:


3.强调持续改善的管理;


4.注重自我责任的管理;


5.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管理;


6.对方针管理完成成果非常好及非常坏的项目都要彻底总结;


7.必须有衡量目标、方策实施绩效的指标,必须与人事绩效,考核充分地结合;    


8.方针管理须取得上下级及部门间的沟通与调整;


9.目标、方策、目标值实际状况及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修正、调整;    


10.方针管理最重要的一环“诊断”必须落实实施,以确认整体方向是否一致。


04 方针管理的优势、优点

图片

企业的注意力集中于少数重大目标


沟通共享组织战略愿景


组织上下广泛参与,产生协同合作、朝向突破性组织目标努力的工作氛围


鼓励和促进各业务功能区之间的合作


执行过程受到严格监督, 因此反馈迅速,修正及时


战略计划具有系统性:因有统一标准,各计划在内容格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计划过程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对于前一个计划展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高度重视和深入分析,这一点极 有助于组织学习


05 方针管理的案例分析


战略规划层面。通过方针管理,那些关键性的、长期性的企业目标得以系统规化。这些目标在企业内部被称为“突破性目标”,它们至少在2-5年内很少有变动, 它们着眼于企业绩效的重大改进和提高,及组织、部门或是关键业务流程的重大变革。


日常管理层面。任何一个企业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总是要花在确保企业的日常运作上, 企业为了实现那些“大”目标,必须把握好关键业务流程中的每一项基础性工作活动, 并要在各个环节上,以日为单位,对企业的这些“业务之基”实施监控。籍此,流程操控人员才能做到实时修正和持续改善。


  方针管理法被认为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力支柱。方针管理法也可以被认为是戴明循环在管理流程中的具体应用。上一年度的方针回顾和评估,是研究、制定新的年度方针计划的基础。企业通过一种被称作为“年度计划表的工作程序,对既定的方针政策自上而下依序展开。然后,企业各级部门据此制定自己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企业对APT进行周期性(一般为每月)评估, 找出实际结果与政策计划的任何差别,并进行原因分析。然后制定修正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电话咨询
师资力量
学院概况